過新年,可能是每個小孩子都期盼的,而這個時候,也是父母們頭疼的時候,因為不知道該讓孩子學些什么、干些什么而犯愁。還是讓我們看看西方父母們會利用新年做些什么吧:
西方父母不喜歡把教育寫上日程,教條化的規(guī)定今天教育什么,明天又教育什么;他們喜歡實行“機會教育”,即抓住合適的機會,給孩子適當?shù)慕逃?,這樣,一年一度的“過新年”就是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好時機。
親情教育
西方父母很注意與孩子溝通,他們認為好的溝通方式不是說教,而是和孩子在一起活動玩樂。不過,由于平時忙于工作,所以一到新年放假,父母們就會拿出大部分時間與孩子溝通,說出他們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而孩子也愿意向父母敞開心扉,接受父母的意見。這樣一來,彼此之間的距離拉近了,親情也更濃厚了。而且在游樂的過程中,父母還可以幫助孩子拓寬視野,增長知識。
打工教育
如果孩子需要用錢來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西方父母常常會鼓勵孩子在假期通過打工來賺錢。哪怕孩子還小,父母也會讓他整理出自己用不著的玩具擺在家門口出售,以獲得一點收入。有的小孩則通過幫助送報和做家務獲得報酬。當然,哪些項目是義務的,哪些項目是可以得到報酬的,每個家長[微博]都會根據(jù)自己的價值觀和孩子的實際情況而定。因此在西方,如果寒假一下雪,孩子們首先想到的是——我們可以通過掃雪來賺錢了。
零花錢教育
在新年,西方許多都有給零花錢的風俗。比如,法國的孩子們次從大人那兒得到的零花錢可能僅為1——5法郎,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得到的零花錢也會逐年增多。西方的父母認為孩子早早又有屬于自己的“私房錢”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經(jīng)濟上一定的獨立性。而是采取一些辦法來鼓勵、引導孩子更為大膽的消費。他們會建議孩子邀請小伙伴去看一場電影或給爺爺奶奶送上一束鮮花等。
分享教育
西方父母會鼓勵自己的孩子把好朋友接到家中開party。在party中,孩子是主人,家長則充當保鏢和調(diào)停人角色。在party前,父母往往會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把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都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告訴他們有分享才有快樂。在家長的影響下,孩子給親人個朋友贈送新年禮物時,都會努力(甚至是傾其所有)送上一份他們鐘情已久的禮物。
樂觀教育
樂觀是一個人成功所必備的素質之一,所以西方父母把培養(yǎng)孩子的樂觀精神也擺上了教育的日程。在新年的前一天,一家人會聚在一起,父母帶頭多自己過去的一年做個總結,不如哪些事情沒有做好,哪些事情令自己不開心呀,孩子也會用“過去了就過去了”來安慰彼此,并同孩子一起展望未來,許下愿望。這是每年一個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因為這會讓孩子看到希望,用積極的精神來生活。
以上為大家介紹的是西方父母在新年時如何教育孩子,值得中國父母學習。
美嘉教育官方微信
掃描左側二維碼或添加公眾微信號 meijiaedu 相信專家的力量!美嘉教育官方微博
掃描左側二維碼或添加官方微博美 嘉教育 相信專家的力量!